永和股份拟2.8亿收购石磊氟化工拓展上游完善产业链前三季净利2.28亿增
2022-12-08 11:18 来源:金融界 阅读量:7816 小 中
永和股份,上市一年多后的第一笔外资并购,选择了向上游扩张。
12月6日晚间,永和股份披露收购预案,公司拟以2.8亿元的价格收购分立后的江西石磊氟化工有限公司100%股权。
资料显示,分立后的石磊氟化工主要从事甲烷氯化物的生产和销售,甲烷氯化物也是永和部分产品的重要原料本次交易前,2022年3月,永和股份实际控制人童建国通过其控制的浙江永琪管理石磊氟化工
收购上游企业满足公司原料供应安全,构建更全面,更具竞争力的氟化工产业链,是永和实施本次收购的主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10月,永和股份刚刚完成发行规模为8亿元的可转债,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扩大生产最近几年来,伴随着下游对含氟材料需求的大幅增加,永和股份盈利能力明显提升
2022年前三季度,永和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7.2亿元,同比增长28.87%,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28亿元和1.99亿元,同比增长28.52%和19.38%。
关联企业管理目标公司近9个月。
根据交易方案,永和股份拟以自筹资金收购石磊氟材,以持有分离后的石磊氟化工100%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石磊氟化工将成为永和的全资子公司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对于永和收购石磊氟化工一事,童建国似乎蓄谋已久资料显示,石磊氟化工成立于2011年,主要从事一氯甲烷和无水氟化氢的生产和销售,其唯一法人股东为石磊氟材料
日前,永和股份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童建国通过其控制的另一家公司与氟化工,氟材及其实际控制人杨签订相关协议,约定分立前的氟化工以衍生方式进行分立,分立后存续的公司氟化工承担甲烷氯化物项目的资产和业务及相关资质,无水氟化氢项目等其他资产由衍生公司承担分立前的石磊氟化工和分立后的石磊氟化工的甲烷氯化物项目自2022年3月15日起由浙江永琪管理
截至2022年9月26日,石磊氟化工公司已完成公司的衍生分立,分立后的石磊氟化工公司为存续公司由于浙江永琪作为上市公司的关联方,对已分立的石磊氟化工公司进行了数月的管理,永和股份本次收购石磊氟化工公司的股份也构成关联交易
模拟后的利润表显示,2021年和2022年前9个月,标的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9278.19万元和2.06亿元,净利润—1998.06万元和3741.94万元截至9月末,标的公司总资产2.07亿元,所有者权益合计1.14亿元
经评估,本次交易中,石磊氟化工公司分割后的全部股东权益评估值为2.836亿元,较其账面价值高出1.69亿元,增值率为147.74%在此基础上,交易双方确定本次交易中标股权转让价格为2.8亿元
永和介绍,石磊氟化工的主要产品一氯甲烷是公司生产HCFC—22,HFC—32等产品的重要原料公司本次收购石磊氟化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公司的原料供应安全,有利于公司构建更加完善,更具竞争力的氟化工产业链
同时,通过本次收购将石磊氟化工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有助于降低公司关联交易规模。
8亿可转债落地提升产能
作为公司上市后的第一笔外资收购,永和股份意在通过向上游扩张,丰富原材料供应,降低成本压力。
资料显示,永和股份是氟化工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集萤石资源,氢氟酸,单质及混合氟碳化学品,含氟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是中国氟化工行业产业链最完整的企业之一。
永和股份称,公司萤石资源和无水氢氟酸等原料自给优势明显公司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料有萤石,无水氢氟酸,电石,硫酸,氯仿等其中,萤石是氟化工的资源基础虽然公司拥有萤石矿产资源,达到一定程度的自给自足,但仍需从外部采购
伴随着我国对萤石生产的严格控制,产量的增长速度逐渐放缓如果未来萤石价格继续上涨,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目前永和股份正处于产能释放阶段,且最近几年来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大健康等领域对含氟材料的需求大幅增长,带动了公司产品的销售增长。
数据显示,上市第一年,即2021年,永和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8.99亿元,同比增长48.51%,净利润2.78亿元,同比增长173.12%同期,公司扣非净利润也达到2.75亿元,同比增长241.7%,结束了此前连续两年下滑的局面
2022年以来,永和股份的增长趋势一直持续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2亿元,同比增长28.87%,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28亿元和1.99亿元,同比增长28.52%和19.38%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10月,永和股份完成可转债发行,发行规模为8亿元随后,公司使用募集资金6亿元对募集资金项目主体邵吴勇增资6亿元,用于募集资金项目邵武勇新型环保制冷剂及含氟聚合物生产基地项目和邵武勇年产10kt聚偏氟乙烯及3kt六氟环氧丙烷扩建项目的建设
根据规划,永和股份将通过邵武永和新型环保制冷剂及含氟聚合物生产基地项目,提高新型环保制冷剂及含氟聚合物材料产能,解决产能瓶颈,巩固公司在含氟化工行业的市场地位。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