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人端牢端稳中国饭碗——记粮食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功勋模范
2022-10-19 13:47 来源:中国网 阅读量:8721 小 中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秋天,稻香扑鼻从东北到西南,从华北,黄淮海地区到长江中下游,秋收一派繁忙景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越来越坚实中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和口粮绝对安全
在丰收的田间,每一次丰收的喜悦背后,都离不开粮田长期耕耘的功勋典范。
英雄,中华民族的光辉坐标,功德,激励前行的精神力量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玉米专家,最美奋斗者李登海,都曾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为保障中国的饭碗做出了重要贡献
日前,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党和国家以最高规格向8名英雄模范授予共和国勋章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就是其中之一
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发明了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制了两系法杂交水稻,建立了超级杂交水稻技术体系,为中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应做出了突出贡献。
为了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几十年来,袁隆平带领的科研团队接连突破难题,超级稻亩产700斤,800斤,1000斤,1100斤世界纪录一次次被刷新
袁隆平生前经常讲两个梦,一个是草下乘凉的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的梦如今,中国水稻产量居世界第一,2021年达到2.128亿吨,其中杂交水稻种植超过一半,累计种植面积超过6亿公顷,从越南的湄公河,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到巴基斯坦的印度河平原杂交水稻已经在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推广引进试种,海外种植面积达700万公顷
在中国南方,袁隆平改良了水稻,大大提高了产量,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在中国北方,被称为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的李振声一生致力于小麦研究,曾通过培育改良小麦品种使小麦产量超过水稻
1956年,面对小麦条锈病疯狂蔓延,导致粮食大幅度减产的危机,李振声决定培育抗病品种,提高小麦的抗病免疫力经过20多年的实验,失败,再实验,他带领团队成功培育出小偃系列小麦新品种
李振声在科研上的不懈努力,终于给中国的小麦种植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80年推广抗病新品种小偃系列,种植1.5亿亩,比以前增加60亿斤同时成功培育出小偃系列其他良种,共计70个品种,面积3亿亩,增产75亿公斤
2006年,李振声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现在,李振声仍然和小麦在一起,带领团队继续黄淮海盐碱地小麦生产的研究
和李振声一样,最美奋斗者李登海依然坚守在玉米育种研究的第一线。
经过多年深耕玉米育种产业,李登海培育出了叶片向上的紧凑型玉米品种,更耐密植,有利于高产他带领的种业科研团队不断刷新玉米单产:1989年,叶丹13号夏玉米亩产1096.29公斤,成为我国首个亩产超1000公斤的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并创下夏玉米高产世界纪录随后,创造了中国第一个亩产1100公斤以上,亩产1239.14公斤的高产纪录2013年,登海618在新疆试种,亩产达到1511.74公斤,成为全国首个春玉米亩产突破1500公斤的紧凑型玉米杂交种
目前,李登海团队育成的120多个紧凑型杂交玉米新品种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已在全国推广13亿亩。
除了袁隆平,李振声,李登海,还有全国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养分管理科学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周卫,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万全,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全国三八红旗手获得者金黎平...在粮食生产和农业科技研究领域,一大批功勋典型坚定不移,无私奉献,助力中国特色粮食安全稳步前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