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交会,伯恩光学AI+新材料解锁智能设备新未来
2025-11-17 19:37 来源:中国经营网 阅读量:5182 会员投稿 小 中
2025年11月14日,第27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下称“高交会”)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启幕。全球智能设备外观结构龙头伯恩光学以“方寸天工”为主题参展,现场发布AI数字孪生系统、全球首款可变厚度超薄玻璃(VTG)等六大核心成果,覆盖消费电子、AR/VR、智能汽车三大领域。记者在现场看到,伯恩光学展位始终人头攒动,创新成果不仅刷新行业对玻璃与光学技术的认知,更勾勒出智能设备产业升级路径。

现场直击:两大黑科技引“沉浸式”围观
在现场AR交互区,“用于镀膜设计的AI数字孪生系统”成为焦点。观众佩戴AR设备,手势移动虚拟模型就能实时查看不同光线、极端环境下的视觉效果。“有了这项技术,设计镀膜方案的效率有了极大的提升”,伯恩光学执行董事、副总裁杨俊建向记者介绍,该系统集成近500种光学材料、3500组光谱数据,可有效缩短设计周期。
产品测试区的“玻璃弯折实验”让观众更加惊叹,弯折机反复折叠超薄玻璃,展开后无折痕,这是全球首款VTG,弯折区薄至30微米,非弯折区厚超300微米,强度媲美直板机玻璃。品牌官张楠称,产品采用独创“液体柔性塑型”技术,摆脱传统“梯度蚀刻”局限,弯折寿命超50万次且无需塑料缓冲膜。
另一侧的“魔女披风”超硬膜摩擦实验同样吸引眼球,石英砂纸摩擦后膜面完好。张楠表示,该膜抗摔性是传统产品的10倍,防刮能力提升15倍,已应用于荣耀Magic V5折叠手机,有效解决防护与体验不可兼得的难题。

新赛道布局:押注智能头显与汽车“万亿蓝海”
除消费电子外,伯恩光学重点展示AR/VR智能头显与智能汽车两大新赛道,这是其未来核心增长方向。“智能头显将是下一个‘智能手机级’市场。”杨俊建透露,此次推出的“新一代超透镜”厚度不足1微米,仅1-2片即可实现完整光学功能,“能让AR眼镜轻薄如普通墨镜,大幅提升投影精度”,目前已适配多款AI眼镜。
智能汽车展区的1.5米车载“天际屏”成打卡点,作为全球已量产最长车载屏,已应用于多款主流新能源车型。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同步展出的AR-HUD光学元件、激光雷达视窗等,“可抗高温冲击且不影响雷达信号,已通过多家车企测试”。

产业赋能:两场发布会解码“制造升级”
伯恩光学还主办两场技术发布会,聚焦“人工蓝宝石材料”与“AI 辅助玻璃制造”,吸引产业链及高校专家参与。
“中国合成蓝宝石市场规模达85.26亿元,但高端产能紧缺。”伯恩光学—通辽精工蓝宝石代表韦会强介绍,企业凭KY、HEM先进长晶技术,构建“晶体生长-组件加工”全产业链,年产晶体1400吨,“可用于手机镜头、智能手表,半导体、医疗等领域”。
香港理工大学—伯恩光学联合实验室则带来突破,其研发的“离子交换物理模型”“断裂相场模型”,通过PINN神经网络精准预测玻璃强度,“以前测试需砸百块样品,现在AI模拟即可,还能有效提升玻璃强度”,其“算子神经网络”还解决“AI 与物理定律不兼容”难题,助力玻璃制造绿色化。

行业观察:技术革新带动全链升级
伯恩光学此次展示,既体现企业硬实力,也折射智能设备产业升级趋势。杨俊建表示,未来将继续以“超越周期、超越形态、超越传统、超越防护”为方向,“通过技术革新带动上下游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业内人士分析,这些成果打破多个行业瓶颈,AI数字孪生加速设计效率,VTG推动折叠屏普及,超透镜与天际屏打开新赛道。随着技术落地,消费电子、智能汽车、AR/VR领域或将迎来新一轮产品迭代潮。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热门
聚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