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人寿崔巍:以持久稳健基因筑牢穿越周期的发展底气
2025-09-17 21:20 来源:朝闻天下 阅读量:5052 会员投稿 小 中

导语:观察保险中介市场的运行态势,既要关注中介机构的发展动态,也需重视作为产品与服务供给方的保险公司的战略取向与核心关切。在业务实践中,保险公司与中介机构的视角和逻辑存在差异。保险公司需兼顾多渠道发展的协同性、财务成本的可控性,同时统筹资产与负债两端的整体平衡及动态适配。中介从业人员若能从保险公司的角度出发,理解其核心战略目标、当前阶段的迫切需求与重点方向,对构建完整、健康、高质量的中介市场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行业处于持续变革阶段,经营与增长的压力不仅体现在中介机构,保险公司同样面临复杂的外部环境,以及投资端与保费端持续调整带来的多重挑战。如何穿越周期,是中介机构与保险公司共同面对的课题。唯有具备穿越周期能力的保险公司,才能形成稳定且有韧性的产品供应与服务能力,保持高质量经营发展,进而与合作伙伴共同构建可持续的中介生态。
在新的行业周期下,保险公司在中介市场中的关注重点是什么?具备穿越周期能力的公司应具备哪些本质特征?中英人寿作为一家成立二十余年、股东背景稳健的合资寿险公司,长期深耕中介渠道,中介业务在整体保费结构中占比显著,在行业内具有一定代表性。其发展路径反映了保险公司在与中介机构合作中面临的多重关联与关键考量。
在第六届「今日保?保险中介峰会」上,中英人寿总经理崔巍以《如何构建穿越周期的好公司》为主题,结合中英人寿的经营实践及自身在精算、产品、战略、渠道、投资等多个核心领域的深厚积淀,从保险公司视角出发,对当前行业发展环境及保险公司实现高质量穿越周期的路径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阐述与思考。
在中英人寿看来,“好公司”的内涵不仅在于具备穿越周期的能力,更在于始终坚守长期主义理念,持续提升稳健经营水平。在中介市场上,中英人寿始终秉持“最佳拍档”的合作定位,与渠道伙伴协同发展、共同成长;在内部经营上,则聚焦客户价值、经营效率与资本管理的有机融合。正是这套贯穿前端与后端的系统性战略思维,使中英人寿在人身险行业周期演进过程中,始终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一、保险业发展潜藏长期动能,高质量进程需持续蓄力在行业发展新阶段,“穿越周期”已成为保险公司的核心关切。面对压力挑战的同时,更应正视行业内生的积极因素——中国保险业仍处于基础扎实、潜力广阔的发展期。
这一判断源于全球经验:保险行业的高水平发展,往往伴随国家经济进入成熟阶段,而高质量保险体系本身就是发达经济体的重要构成。随着社会经济持续演进,三个与保险紧密相关的细分领域正从起步迈向成熟,逐步成为衡量经济体发达程度的关键标志:一是专业中介领域,涵盖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二是专业咨询服务,包括企业咨询及在发达市场普及、国内尚处初期的个人咨询;三是人寿保险,这是最具代表性的标志。寿险作为经济发展成果的体现,具有明显后周期属性,是社会成熟度与发展水平的重要参照。
当社会进一步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寿险与专业中介等领域将在经济生活中扮演更重要角色。从国际发达市场经验看,成熟寿险行业通常具备三大基础条件:其一,社会需达到一定富裕程度,中产及以上群体占比高,催生稳定的财富管理与风险保障需求;其二,老龄化社会是显著特征。多数发达国家早已进入深度老龄化,且二十多年前便达标,这并非日本独有现象;其三,公众普遍关注资产安全性。这通常意味着宏观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稳健增长,高收益投资产品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对“保障未来”“长期安心”的财富规划与健康养老安排的青睐。这种转变并非短期市场偏好所致,而是源于人性的基本选择。
因此,当社会逐步具备“财富积累”“老龄化结构”“资产安全偏好”三大要素,往往预示保险行业将进入更具潜力的发展阶段。而这些趋势在中国正逐步显现,为保险业长期发展筑牢根基。

二、新周期挑战与机遇交织,风险在调适过程中渐趋平稳在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工作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保险业顶层设计持续完善。新近发布的“国十条3.0”明确提出,到2035年要形成产品服务更丰富、监管体系更科学有效、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的现代保险业格局。可以预见,在以价值与效益提升为导向的发展趋势下,具备穿越周期能力和经营韧性的优质保险公司,有望获得更大成长空间。
保险公司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多项挑战。从短期看,资产信用风险仍是核心问题,部分机构已因此出现流动性压力甚至债务违约,风险集中于资产端,尤其是此前的非标投资领域。目前相关风险已基本出清,保险公司资产配置正加速转向标准化,短期风险逐步化解,为长期稳健发展奠定基础。
从长期看,潜在利差损风险是行业重要挑战。其本质是长期投资收益低于对客户的预定收益承诺,反映出资产负债不匹配问题,这对公司的利率管理和经营能力构成考验。当前,保险公司正通过机制优化和成本调整,逐步提升长期负债管理能力,稳步化解潜在风险,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随着短期风险逐步出清、长期挑战逐步厘清,真正具备稳健节奏和长期视角的公司,正迎来更清晰的成长路径。在此过程中,能够主动适应变化、夯实基础的保险公司,将在未来行业竞争中占据更有利位置。

三、利率环境调整带来新考验,三端协同管理成穿越周期关键
对于每一家具体的保险公司而言,穿越周期并非易事。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周期的本质是什么,以及企业当前所处周期的阶段和位置。对于资产体量较大、业务周期较长的保险机构来说,当前市场利率的调整已带来实质性挑战。在这样的环境下,保险公司若要具备穿越周期的能力,必须同步审视资产、负债与资本三端的动态匹配。
过去,在资产与负债方向基本一致的前提下,业界普遍接受资产与负债端各自独立运行,较少出现显性冲突。但如今资产端调整速度快于负债端。受限于久期匹配的现实约束,保险公司也面临一定程度的资产配置压力。更具挑战性的是,这一压力主要集中在存量负债层面,而非新业务的资产匹配。因此,在行业周期持续演进过程中,不同公司所处的阶段与所承受的压力并不相同。
寿险行业本质上属于杠杆经营,其资本充足状况通常通过偿付能力指标体现。由于资产与负债在节奏上的不完全同步,净资产和偿付能力逐步演变为当前保险公司经营中的核心约束因素。资产、负债与资本的三端协同管理,已成为当前保险公司能否成功应对周期变化的关键所在。只有实现三端的动态平衡,才能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经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四、穿越周期的保险公司应有的核心素养:构建经营逻辑与资产负债全局观
从行业整体及寿险公司自身发展角度来看,构建穿越周期的能力,关键在于基于管理逻辑与经营理念,建立资产负债整体观。保险资金不同于一般的投资资金,其特质是围绕保险产品属性所产生的资金运用需求。尽管行业内普遍强调资产负债匹配,但在实践中,完全一一对应的静态匹配并不现实,也不符合保险经营的基本原理。
应综合考虑保险产品期限较长、成本率要求较高、现金流具有不确定性等特点,通过资产管理实现久期匹配、成本收益匹配和现金流匹配,从而将利率敏感性控制在可管理范围之内。考虑到市场利率的动态变化,资产负债匹配也应是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这对保险公司而言无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投资”与“资金运用”之间的根本差异。
从行业属性出发,保险资金的运用目的并非简单的融资或投资,而是为了服务于民众在健康养老、财富传承和风险保障等方面的长期需求。人的生命周期具有较长的时间跨度,也就要求保险公司在资金运用中充分考量时间的货币价值,并合理做好时间维度上的配置与规划。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资金运用常被误解甚至异化为“融资”“投资”。相比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并不具备同等的融资效率,也偏离了保险经营的本质和核心逻辑。

因此,保险公司要深入强调“资产负债一体化”管理模式,坚持“三端四表”长期主义的经营逻辑,才能够穿越周期。结合“国十条3.0”提出的相关要求,行业正加快形成“资金—资本—资产”的良性循环。在此背景下,具备穿越周期能力的优秀保险公司,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核心特质:
一是价值提升:新增负债能够在正循环中实现长期价值;
二是偿付充足:维持正常的杠杆率,保障偿付能力,这是保险经营的底线;
三是投资高效:在确保客户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对存量资产的有效带动;
四是风控优秀:构建健全的资产负债匹配管理体系,具备良好的风险评级水平与品牌声誉保障。

与此同时,穿越周期的公司也应具备成熟的管理理念,坚持客户、员工、股东三方共赢。三者应形成利益共同体,追求动态平衡:在客户层面,注重长期稳定保障;在员工层面,推动考核机制与长期价值统一;在股东层面,则致力于建立可持续的价值增长共识。可以预见,若有保险公司能够在客户、员工、股东三方关系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协调与平衡,也将更接近我们理想中“能够穿越周期的好公司”,并进一步贴近大众的期待与企业自身的长期愿景。
作为一家深耕中国市场二十余年的合资寿险公司,中英人寿始终坚守长期主义经营逻辑,以稳健步伐夯实核心能力,走出特色发展路径,彰显股东协同力、机制新活力、模式创新力、资负匹配力与投资高效力。公司以"三端四表"为支点,将客户长期保障、员工专业成长与股东持续回报置于同等重要地位。2024年,中英人寿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10.3亿元,新单年缴化保费46.4亿元,在复杂周期中彰显发展韧性与质量。
这一长期主义理念,同样贯穿于中英人寿对中介市场的系统布局。公司持续深化"中英模式"经代策略,注重与优质中介伙伴深度协同,输出产品、培训与服务的整合能力,在渠道共建与生态协同中形成差异化优势。中英人寿始终坚持稳健经营,在偿二代二期新规下,风险综合评级连续35个季度保持"A类",其中九次获评最高等级AAA,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达217.4%。这些数据既印证了公司在偿付能力管理与风险控制上的硬实力,更为整体稳定发展筑牢根基。
在穿越周期的征程中,中英人寿坚信:走得稳,方能行得远。与中介伙伴的每一次携手,都是对长期价值的共同构建与坚守。公司将继续以稳健而坚定的节奏,与伙伴们共筑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中介生态。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热门
聚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