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军——献礼八一—艺术线上展
2024-08-04 10:23 来源:朝闻天下 阅读量:8298 会员投稿 小 中
97年筚路蓝缕,97年忠诚担当。身披戎装的锋芒,是赤胆忠心的力量,肩抗的勋章,是军人光辉历程的见证,他们以寸心寄华夏,将岁月赠山河。军人,平凡的字眼,非凡的身份,他们是保家卫国的钢铁战士,他们是肩负重任的人民英雄,在“八一”这个非同寻常的日子,我们以艺术的形式向伟大的军人战士,致敬!
八一建军,开启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也给美术创作提供了不竭的素材。回望历史滔滔长河,从漫画、木刻、宣传画、年画、剪纸到中国画、油画、雕塑、舞台美术,直至装置、实验艺术等表现形式,军人题材美术创作多彩多姿,与我党光辉历程相叠相印,与建军事业发展壮大同频共振。伴随建军的历程与发展,美术工作者以真挚的情感热情讴歌建军发展的光辉历程,用生动的艺术语言反映军人的精神图谱。值此八一建军97周年之际,我们特别策划“献礼八一建军97周年艺术线上展”这一主题活动,旨在通过艺术家的画笔,高昂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发挥文艺创作的凝聚与引领作用,以满腔热忱书写忠诚壮丽的新时代伟大画卷。
新时代的广大文艺工作者承担着重大而光荣的使命责任。我们要大力发扬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从八一精神中汲取接续奋斗的力量,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中,用心用情用功书写新时代史诗。
▼
杨晓军,1991年生人,字朝晖,甘肃陇西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2013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绘画(油画)专业,获艺术学学士学位;2016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文化研究院)书法学专业,获艺术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2022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
现为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文化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书法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青年联合会委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甘肃省青年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主任兼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甘肃省政协书画院、兰州市政协书画院书法家,民盟中央美术院甘肃分院常务理事,黄河流域高校金石书画研究与创新发展联盟理事,兰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主要从事汉魏六朝书法文献、简牍书法、河陇地域书法与文化等领域的研究,在《中国书法》《中国书法报》《甘肃社会科学》《美术大观》《国画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甘肃文化史》《敦煌艺术概论》《中国美术史》等。研究成果分获:甘肃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甘肃省第三届文艺评论奖,甘肃省文艺理论推优工程优秀奖,首届甘肃省青年书法奖;甘肃省第七届张芝奖理论二等奖,第六届张芝奖理论三等奖,第五届张芝奖理论二等奖,第四届张芝奖理论三等奖;甘肃省科教文卫系统书画展二等奖,甘肃省教育厅“红色基因传承行动”一等奖,第60届本科学生优秀指导教师,西北师大“书法理论与实践”校级教学团队,西北师大第四届教学科研之星,甘肃省书法家协会先进个人等。
2009年,我考入西北师大美术学院绘画系学习油画,大学期间,有机会拜陇上书法名家林涛先生初习书法。林先生淹博古今,治学严谨。每次授课都是一丝不苟,口传手授,从不懈怠。四年来我获益匪浅,对书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解决了书写训练中的基础问题。
与林涛先生
2010年以后,我的书法作品先后入展了全国第三届行草书展、赵孟頫奖全国书法篆刻展等一些全国性展览和省级重要展览,开始对全国书坛的创作现状有了一些了解和关注。2013年我本科毕业后,被保送攻读西北师大首届书法专业研究生,跟随导师张玉泉先生继续研习书法。张先生和我类似,都是油画专业出身,长期以来主要从事油画创作和教学工作,旁及书法、摄影等诸多艺术门类。2018年,我考取西北师大文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跟随导师丁宏武先生攻读博士学位,丁先生视野宏阔,开放包容,其融会贯通的学术视野和开放包容的艺术理念对我影响很大。
杨晓军
东行十日
48×32cm
客观地讲,因本人资质弩钝,对于两位授业先生的学术理念、治学方法和艺术思想,难以有全面深入的体悟和理解。但两位先生传授的系统专业知识和学书理念,正确而又实用的学习方法和书写习惯,必将在自己漫长的书法实践中受用终身。
杨晓军
公之我有
168×48×2cm
与博士生导师丁宏武教授
时光荏苒,弹指一挥间。从我开始学习书法到现在,正好十年。去年,由中共陇西县委宣传部、陇西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主办的“情系桑梓”陇西籍书画名家邀请展系列活动隆重开幕,我有幸作为年轻作者受邀参加。这对我来说,既是鼓励又是鞭策。坦白的说,自2016年留校工作到现在,几年时间里,我并没有几幅能拿的出手的创作,由于自己的懒惰,在书写训练和创作上投入的时间也远不及之前。所以,本次展览展出的一百余幅作品,大多数是我读博士期间的消遣之作,很少有主题性创作,多属自娱自乐。但同时,也可从侧面反映出我近几年来的一种书写状态和审美追求。
杨晓军
清人题画诗
48×32cm
与导师朱良志先生
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书法虽小技,亦有道存焉。“道者,须臾不可离也,所离非道也。”从当下来看,当代书法呈现出多元的艺术创作理念和审美追求,不仅在取法的广度上丰富多彩,而且在深度的开掘上有了质的提升,各级展览和书法学科的发展培养了数以千计的中青年书法人才。与此同时,现代化的展厅及书法大赛,对古代经典文人书写也是一种挑战。当代展览中多凸显技术主义,创作中也更加注重形式和视觉感官。缘于此,当下书法创作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当我们站在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书法如何实现从经典向现代的转换,并为时代服务,走向未来,需要当下中青年书法家深思和反省。当我们从宏观的视角,从历史时代与未来发展的立场,来审视时下中青年书法创作群体与发展状态时,则显得尤为重要。
杨晓军
清人题画诗
48×32cm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从我个人来讲,书法又是一辈子的修行。东汉许慎云:“夫闲居平心,以养心虑,若于此而斋戒也”。守住初心,尘嚣渐离,世事纷繁莫不如是。我将以此作为新的开端,坚守孤独,享受寂寞:心摹手追,技道并进。
书道酬勤,艺海无涯。本次展览展出的一百余幅作品多为小幅作品,是我近几年书写状态的一个缩影。现呈于诸位前辈和师友,诚惶诚恐,祈请方家哂正。
——杨晓军于坦斋2023年5月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