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美术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林锦荣专访 2023.11
2023-11-23 15:30 来源:朝闻天下 阅读量:4701 会员投稿 小 中
把美术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林锦荣专访 2023.11
把美术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
林锦荣
民族复兴的美术力量
林锦荣,1974年出生于福建东山。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创作院山水创作室副主任、福建省青年美协理事、东山县美协副主席。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 姚岚:林老师,您作为山水画家如何理解“目中有山,意中有水”?怎样在创作中体现变化无穷的山水境界?
林锦荣:“目中有山,意中有水”是清代名画家汤贻汾结合自身创作实践,对古今绘画理论的总结和提炼。作为山水画家后辈,根据我自己的画画体会,就是画画和盖房子一样,下笔之前得先有一个框架,对所要运用到的构图要素有一个通盘考虑,根据山水变幻的自然规律,笔下山出时便同时想好了水的着落。
山和水一静一动、一阳一阴,颇具哲学思辨的对立统一。把握住这一基本原则,在作画时,借着酒后微醺,运用构图、色彩以及墨色、笔法等技巧,将自己自在不羁的情感、灵动自然的创作心态融入到绘画过程中,既见山水、又现心灵。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 姚岚:林老师,您在山水创作中使用了“水洗金笺”的处理方法,深得唐宋青绿“目中为山,意为有水”之古韵,谈谈您对这种技法运用的理解?
林锦荣:“水洗金笺”算是我在绘画技法上的一点小创新,主要是源于我初攻青绿时,困惑于着色不得法:色浓了,画面既重且淤;色淡了,画面则轻而飘;力厚了,色单;力薄了,色杂------生宣熟绢,费尽周折,屡试屡败。后来,我在一次临摹古人金碧山水画时,意识到可以尝试在金笺纸上画青绿山水,觉得青绿的沉正可以镇住金笺的浮,而金笺的丽又可以托起青绿的重。但是,金笺不容易着色,画不成。琢磨来琢磨去,突然想到金笺胶面不怕见水,索性试试水洗。
具体做法是,等画到七八成时,水洗画面,再以水墨层层渲染、细细收拾。这个时候,在金笺上着笔墨已不是问题,线条墨法可以随心变化,青绿的沉滞气没了,凝重却保留了下来。这样出来的画面,山清雅俊朗、水细腻飘逸,厚重中透着灵动,华贵中兼具典雅,可能正好和先人古画中的某些追求相合。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 姚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要求中国文艺事业的崛起、美术事业的全面进步,作为这一伟大事业中的实践者,您觉得美术、美育在这个过程中有着什么样的作用?
林锦荣:美术的“术”,是技艺、手段、方法, 更着眼于外在呈现,而美育的“育”,是孕育、润泽、成长,更注重于“化”的内在演进,可以说美术、美育以“美”为纽带,将外在形式的和内在精神的结合在一起,汇集起来共同对我国的文艺事业和美术事业起作用,美术的发展轨迹其实就决定着美术事业的前程,美育的加强则滋养着国人整体的气质、灵魂,影响着文艺事业的精神底色。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 姚岚:以人民为中心,立中国精神之魂、兴文化自信之风、扎时代生活之根,应该成为社会主义美术事业的根与魂,您是如何理解?您又是如何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体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
林锦荣:首先谈谈第一个问题。正如“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有国界”一样,虽说美术没有国界,但美术家也是有国界的。画家无论画什么都不可能脱离孕育他的土地、熏染他的文化、塑造他的经历和体验,一定是他对于所处的时代的认识、情感及态度的反映,是一种成于内、发于外的自然而然地表达。
再看第二个问题,主要讲两个方面。一个是创作观的“名与实”,即创作的动机只是追求名头标签,还是真的热爱画画这件事本身。我自认为自己爱名更惜名,通过画画来使唤我这条“命”,藉由艺术光明磊落地表达隐私。另一个是创作实践立足的“表与里”,到底是坐在屋里自嗨式的作者思维,还是来源于生活、融入于苍生百姓的受众思维。作为时代的躬耕者,我深知不能疏离于脚下的土地,一直都有南水北山东麓西岭到各地写生,将个人的体验、情感、审美、价值努力融入到社会大众中,避免出来的画犹如千篇一律的好看皮囊,灵魂却跟不上。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 姚岚:当前,艺术家处在文化全球化、艺术多元化的创作环境中,您现在如何看待当代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林锦荣:当代艺术是从空间维度看的,而中国传统文化是从时间维度讲的。换句话说,所谓的“当代艺术”也是由各国传统文化逐步演化而成的,相对应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发生时期的“当代艺术”。
现在,“当代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这两个原本不在同一时空维度的事物发生关联,其实正是文化艺术随着时空发展在现世的纵横交汇,必然发展出反映现时代的生命状态的艺术。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 姚岚:您认为您当下的美术创作在主题、语言、观念等层面想要整体呈现出怎样的面貌或者变化?
林锦荣:在创作主题上,我秉持的是“专于一、成为一”的原则,专攻山水,不刻意追求变化。因为,我相信“少即是多”,立足一点、深挖下去,有股“一针捅破天”的执拗劲儿,更容易成事 。
绘画语言方面,年轻的时候,我喜好色彩明艳、渲染的视觉画面,注重外在视觉直观张扬的东西,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阅历的丰富,现在更倾向于画一些清新淡雅、线条柔和的青绿山水,试图借由清幽静谧、意喻深长的画面,传递给大家些许人生体悟的禅意道境。
至于说到观念,我觉得,不论曲高和寡,还是逢迎媚俗都是不好的,我追求艺术与商业的平衡,雅俗共赏的统一。完全没有商业的艺术会“作死”,一味商业的“艺术”会变质。不管什么人事物,雅俗不能泾渭分明,分得太清,两边都不好落脚。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 姚岚:您近期有着什么样的创作计划?对未来的创作,您有什么样的期盼?
林锦荣:我比较随性,还真没有什么下一步打算的创作“计划”。有一句名言说“不是生活、情怀、使命所迫,谁愿意把自己搞得那么才华横溢?”所以,对画画这件事,我的想法就是环环相扣、拾级而上:一、先把生活打点好;二、心无旁骛沉静式作画,表达自我;三、尽力拿出大家喜闻乐见的作品。
具体讲,首先是我的生活观,实质上是追求一种类似“中庸”,不偏不倚的生活状态,因为生活是多面的,从物质到精神,从安顿自我到处理与外在的各种关系,都要平衡适度,以此作为安心作画的保障。其次,对于一个画画的人来说,我个人认为能够真正随心自在地表达自己,是个体生命极大的幸福。最后,在表达自我之上,要为自己的用心产出找到意义,就是希望这些画能得到偏爱、回响、应和及共鸣,并以画为媒与更多人连接、交流,为更多人带来欢喜。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