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9中国医师节|手术室内的神秘群体:麻醉医生,虽然“隐形”但不可或缺
2023-08-19 13:30 来源:证券之星 阅读量:7223 小 中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 上海报道 身着白大褂,坐在诊室里和病人交谈;握着手术刀,在手术室里胆大心细地操作;带着病历本,走遍一个个病房......这些都是我们对于医生的印象。但也有这样一类医生,我们很少能够在诊室见到他们,他们常常从早到晚穿梭在医院各个手术室之间,他们是夜晚手术室内的独行侠;他们是紧急抢救时的指挥官;他们是患者命悬一线时迅速诊断并采取措施的决策者。他们就是麻醉科医生——手术台上默默无闻的“守护神”。
关于麻醉的箴言有许多在流传:“手术治病,麻醉保命”,“只有小手术,没有小麻醉”,“麻醉医生是手术室里的内科医生”,“麻醉科是医院的枢纽平台”……也有人曾说,每个麻醉医生都有着姜太公钓鱼的风范,表面看似波澜不惊,实则内心波涛汹涌。
这些话无不凸显麻醉医生在手术中的重要地位,更是在时刻提醒每个麻醉医生,除了要合理使用药物,让患者安全舒适地接受手术,他们身上更肩负千斤重担,需要发挥专业素养,为每一个患者保驾护航。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周荻很庆幸自己从事麻醉医生这一职业。她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医学院的最后1-2年中,会到各个临床科室去实习,寻找自己将来的专业兴趣和方向。在外科实习过程中,周荻发现在手术室内有这么一个神秘的群体。几乎只能在手术室内见到他们,忙碌而淡定,运筹帷幄,手术室在他们的统筹下,高效而精准的运转着,他们就是麻醉医生们。
“我当时感觉麻醉医生很酷,,专业素养高,组织能力强,而且麻醉的成功率100%,其他科室有治不好的病人,但我们没有麻不倒的病人,职业成就感很高。”周荻说,这个专业深深吸引了自己,因此在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期间,自己选择了成为一名麻醉医生。一入行就已经走过第18个年头了。
“现在作为一名麻醉医生,我仍感到很自豪,对自己选择的这个专业从不后悔。”周荻说。
“麻醉医生”成隐形医生
麻醉医生、麻醉科、麻醉学,乃至麻醉都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麻醉这一词源于古希腊,是知觉和感觉的丧失。
1846年10月,美国牙科医生William Thomas Green Morton进行了世界上首例公开的乙醚麻醉手术演示,在一个安静场合,Morton把浸泡了乙醚的海绵放在球状瓶中让患者吸入,患者平稳安静地接受了手术。此后,乙醚麻醉迅速风行全世界,也被认为是现代麻醉学的开始。
麻醉是一门科学,需要医学技术和药物的相互辅助。在中国,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是中国麻醉学的发源地,1952年由我国现代麻醉学奠基人吴珏教授创建。周荻介绍,创建之初,麻醉药物和技术非常有限,更别提是专科的麻醉医生,所以当时一段时间内是由技师和护士来担当麻醉工作。慢慢地,称谓就由“麻醉技师”“麻醉师傅”演变成了“麻醉师”。
“但随着医学的发展,国家非常重视麻醉学科,现在很多医学高校都设立了麻醉系,麻醉学已经成为了临床二级学科,临床麻醉工作必须由经过规范化培训的专科执业医生来施行。麻醉也从“打麻药”演变成了复杂的围术期医学。”周荻介绍,如今,“麻醉师”的称呼越来越少见了,很快就会退出历史舞台。现在大家都知道“麻醉医生”和“外科医生、内科医生”都是一样的治病救人的医生,甚至是大学同学,区别只是毕业后选择的专业不同而已。
生命高于一切,麻醉医生每一个工作细节不容有丝毫闪失,他们对患者的付出可见一斑。但是,哪怕如此,大部分患者依旧无法准确叫出他们的名字,记住他们的脸庞。在很多时候,麻醉医生也被认为是“隐形医生”,这也是由于患者接触麻醉医生的机会很少,患者在与麻醉医生相处的时间中,90%以上都在麻醉状态下,苏醒以后对整个手术过程的记忆更是非常模糊,甚至一片空白。这也使得,不少患者对于麻醉医生的工作范畴一无所知。
麻醉医生,虽然“隐形”但不可或缺。遍数全国乃至全球各个大大小小的医院手术室便会发现,哪里都少不了麻醉医生的存在。在麻醉机旁,无影灯下,三尺手术台上,一场场生死搏斗总是陆续激烈地进行着。
谈及麻醉医生的工作范畴,周荻介绍,狭义来看,麻醉医生的工作是在手术过程中随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做好相应的抢救治疗,在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前提下为患者提供一个无痛舒适的手术过程。俗话说“开刀去病,麻醉保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麻醉医生是手术病人的“生命保护神”;广义来看,现代麻醉医生的工作地点早已不局限于手术室内,还包括了无痛胃肠镜检查、无痛人流、无痛支气管镜检查、无痛分娩、急慢性疼痛诊疗、癌痛治疗和急危重症病人抢救等。
“医疗过程中哪里存在病人无法耐受的疼痛,哪里有急危重症病人,哪里就会有麻醉医生的身影。麻醉医生是舒适化医疗的主体力量。”周荻说。
被忽视的“舒适化医疗”
实际上,大众对于麻醉医生的尊重程度是体现医疗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大多数时间,麻醉师都是在手术台旁守候着患者,时刻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不过,麻醉医生也有“团体作战”的时候,那就说明手术台上的患者出现了突发状况。
为了尽可能的避免“突发”,在术前、术中和术后更好地协作也是一大关键。周荻指出,麻醉医生在手术中很重要,绝大多数的手术都离不开麻醉医生。麻醉医生和外科医生的关系和分工,很像“两口子”,外科医生主外,麻醉医生主内。具体而言:
术前,外科医生掌握手术指征,但遇到有内科夹杂症病情复杂的病人往往会要求麻醉科医生会诊(这个刀能不能开),麻醉科医生要为外科把关,并指导如何优化病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时机;术中,外科医生专注于切除病灶,麻醉医生就是他的大后方,替他保障病人的安危,及时提醒有无意外情况发生,遇到问题共同面对抢救;术后,麻醉医生做好镇痛,外科医生才能鼓励病人早期活动,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病人早日康复出院。
“虽然相处过程中也会有矛盾和摩擦,但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是亲密的战友,背靠背的兄弟。”谈及麻醉医生与外科医生的关系时,周荻如是说道。
除了做好全方位的工作准备,给患者足够的舒适感也较为关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医疗技术的进步,患者就医的需求也出现了改变,从原本的解除病痛、安全的基本需求,转变为追求舒适化医疗的更高层次需求,其更加注重精神满足、诊疗环境和人文关环。
所谓舒适化医疗,指患者在就诊过程中享受的生理和心理的双重舒适,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第一个层次即消除疾病本身带来的疼痛、不适;第二个层次为减少或消除诊疗过程中的次生不适;第三个层次是人文或心理的安慰和舒适、缓解患者的恐惧、忧虑。这每一个层次都离不开麻醉医生的介入,因此麻醉学科是推动其发展的主导学科和主体力量,是麻醉医生应有的担当和责任。
“在舒适化医疗的需求不断提升的情况下,麻醉医生执业范围也会越来越拓展,比如在无痛拔牙、无痛美容、无痛分娩等方面,对麻醉医生的需求也会大大增加。”周荻说,中山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就是舒适化医疗的具体体现和实践。如果没有无痛医疗,许多体检人会因为害怕内镜检查的不适和疼痛而拒绝,相反,在舒适化医疗的推动下,不少患者从检查中受益,形成了良性循环。
此外,在很多时候,作为麻醉医生也需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特别是在很多时候,患者由于对麻醉过程的陌生,“第一次”会对“麻醉是怎么打?”、“会不会麻不倒?”、“麻药会不会让我脑子变笨?”、“麻药会不会上瘾?”、“麻醉后我会不会醒不过来?”、“麻醉过程中我会不会胡言乱语?”等一系列问题都有着这样那样的疑问和担忧。
“作为麻醉医生,同理心非常重要。我们会在前一天访视病人,这个过程非常重要,我会首先向病人介绍一下我自己,和患者建立起一个基本的联系,然后询问患者的医疗病史;再通过简单的体格检查来进行补充,随后我会询问病人对于麻醉的疑问并针对问题耐心地给予解答;最后我会安慰病人,不用对手术过程太担心。希望经过这样的接触和谈话,患者会对麻醉医生非常信任,对麻醉和手术的恐惧也会有所消除。”周荻说。
打造合格的麻醉医生
长期身处各大手术中,面对病患的生死问题,麻醉医生也无不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一项针对京津冀地区麻醉医生的调查显示,40.4%的麻醉医生每周工作时间长达50至60小时,还有19.4%的麻醉医生每周工作时间超过60小时。由于工作时间长、强度大,且收入与当地平均水平相当甚至更低,这一群体的工作满意度低于世界和我国医务工作者水平,职业倦怠发生率高。
造成忙碌、工作时间长除了工作性质决定外,也存在麻醉医生人员紧缺的原因。根据官方数据显示,我国每万人拥有麻醉医生0.5 人,美国是2.5人。麻醉医生与外科医生的比例为1:7.5,发达国家为1:2.9。而之所以人才缺乏,也是由于这一群体具有其特殊性。
周荻介绍,麻醉医生的职业要求高,包括但不限于具备病理生理、药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基础和临床医学多学科知识,全面掌握毒麻药物、抢救药物作用机制以及急救技能,如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熟练应用心电监护、呼吸机等设备,能独立胜任各类手术麻醉,指导术后镇痛。所以说,麻醉医生是“外科医生中的内科医生”。
与此同时,麻醉工作漫长而艰苦,麻醉科是每天上班最早,下班最晚的科室。在一个脱口秀中,有演员将麻醉医生的日常工作比作“监控室的保安”,现实中麻醉医生的日常工作地点就是一间手术室中患者头端的一方天地、一台监护仪、一台麻醉机、一辆药车、一个没有靠背扶手的硬板凳加一台电脑就是我们的基本配置,双眼紧紧盯着各项监护指标,还得兼顾手术台上的各种情况,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一忙就是十几个小时,吃饭、喝水上厕所都需要人员替换,不能擅自离开手术房间。
此外,在整个医学界普遍认为麻醉工作是最具风险的职业之一。“麻醉无小事”指的就是麻醉科一旦发生医疗风险,一般都是危及患者生命的大事,因此麻醉医生是高风险高压力人群。
周荻强调,一名优秀的麻醉医生需要具备很多的职业素养,基础知识扎实、临场反应迅速、动手能力强、情绪稳定,观察力敏锐、身体健康、吃苦耐劳,但这些都是可以通过时间来慢慢培养的,谁也不能一蹴而就。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一颗热爱的心,对麻醉医生的工作充满热忱和高度的责任心。健康所系,性命所托,每一次麻醉实施的过程,都是病人将性命安危交付到我们手里的过程。
“除了日积月累的训练和实践外,麻醉医生必须具有高度责任心、良好职业道德,工作态度严谨是安全的保证。”周荻说,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医学生选择我们麻醉专业,加入我们的队伍。麻醉医生在平时也是普通人,家人陪伴,朋友相处都是我们缓解压力的方法。也会有许多的兴趣爱好,来帮助我们平衡工作和生活。
周荻庆幸,自己的身边依旧有群“战友”,他们默默守护生命的安宁,一次又一次地给予患者生命的曙光。她也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在另一个晨曦,人人都能看到麻醉医生耀眼的光芒,会有更多人加入到这个行业。这一天,不会太晚到来。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